前不久,又一起因蚊子引发的疾病成为新闻焦点:广东东莞发现91例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患者大多出现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症状。据报载,早在今年六月,广东省检疫人员便在白云机场发现一名非洲籍发热患者,后经诊断为基孔肯雅热患者,这也是广东省截堵的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基孔肯雅热,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到底意味着怎样的疾病?本期周刊,我们邀请了申城权威传染病学专家,为市民讲解基孔肯雅热的科学防治知识。 ——编 者 名医档案 卢洪洲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艾滋病、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炎与肝硬化的诊治,以及各类病毒、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上海市科委“明治乳业科学奖”、上海市卫生系统 “银蛇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华山医院);每周六上午(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同心路门诊部)。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来自于坦桑尼亚的土语,意思是 “屈肢痛”,形容患者因严重关节疼痛而蜷缩身体的体态。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动物宿主和患者,传播途径是蚊虫吸血传播。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或持续的关节疼痛、发热及皮疹。近些年来,基孔肯雅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员感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1952年,基孔肯雅热首次爆发于坦桑尼亚。 1953年,基孔肯雅病毒首次被分离。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非洲、亚洲和南美洲也相继有该病的报道。 1987年,我国云南西双版纳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热患者,并从其血液中分离出病毒。 基孔肯雅热多发生在热带非洲及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地。仅1965年在印度的一次流行中, 200万人口中就有30万人感染。其后该病曾一度销声匿迹,但2005年再次出现且呈大规模流行,范围逐渐扩展。近期,我国广东东莞发生了聚集性病例。业内专家认为,当一种疾病由“蚊-人-蚊”形式传播,这种虫媒性疾病导致全球流行仅是个时间问题。
认识基孔肯雅热的防治要点 基孔肯雅热患者有哪些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严重的关节痛和肌痛,可伴有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畏光及致命性出血等。一般发热常常持续3至4天后缓解,有些病例还具有 “双峰热”,即在发热4至6天后出现数天无热期,其后再次发热数天。 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特点是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可波及多关节或呈游走性的疼痛。最常受到影响的关节包括手部小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有的还会累及膝关节和肩关节。关节疼痛主要会产生肿胀、疼痛和僵硬,导致活动受限并影响睡眠。此外, 40%至50%的患者还会伴有皮肤损害,发病时在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数天后会消退。 基孔肯雅热如及早对症治疗,效果较为乐观。不过,也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肝衰竭等,继而引起患者死亡的病例。这种病例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婴幼儿或免疫缺陷者,成人感染后死亡病例极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