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生市场的迅速发展,不少休闲会所、洗浴店、美容机构等纷纷假中医之名,推出各种保健项目招揽生意。然而,专业的中医大夫却对此持保留态度,还中医本来面目的呼声在业界越来越高。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大的社会需求下,中医养生保健市场如何在被扭曲的理解下突出重围,成为引人深思的问题。 10月13日,在西安图书大厦的一排书架前,一位年轻人拿着一本在网上炙手可热的养生类书籍翻看着。他叫李昀,刚从大学的中医专业毕业不久。具有专业背景的他,对书上的一些理论持保留态度,“如果读者不清楚自己的体质,而乱用书上介绍的方法,这样的养生会给传统的中医抹黑。” 产业潜力 隐藏6000亿至8000亿元巨大商机 李昀身后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养生类书籍,诸如《中医养生》《养生的智慧》《用中医体质养生》《从头到脚说健康》《一日养生法》和《五代中医救命养生帖》等,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在一种近乎全民关注养生的大背景下,类似书籍带来的经济利益让作者、出版商、书商等都赚得盆满钵满。养生书籍的热销不仅出现在街头的书店中,在各类购物网站上也一直雄踞书籍类销售前几名。记者在以卖书出名的卓越网和当当网上搜索了一下,只要输入“养生”二字,前者的结果是5146条,后者为3273条。这些客观数字的背后,潜伏着养生带动的巨大产业链。 卫生部曾在“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与养生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上,直指我国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如果按这个比例核算,中国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容量最保守估计也将有6000亿元~8000亿元的市场潜力。 荧屏上,一对卡通老人不间断地变化服饰和姿势广告,已经众多电视观众熟知。据了解,正是这两个虚拟老人代言的产品,将巨人集团和史玉柱推向事业的又一个顶峰,该产品也变成了保健品市场上销售业绩独领风骚的强者。 面对如此诱人的巨大蛋糕,精明的商家一定会想尽办法分得一杯羹。于是,历尽千年淬炼、口碑极好的中医就成为许多商家新的市场开拓点。从“太医”刘弘章、“排毒教父”林光常,到“绿豆名医”张悟本、“神仙道长”李一等人曾经的极度风光,都不难看出养生这个产业链背后蕴含的巨大经济利益。 鲜有培训 很多“养生”实际成为一种折腾 在城区一家稍有规模的美容美体机构,记者发现,这里的服务项目既有传统的面部护理,也有时下最为流行的养生保健项目,如刮痧、推拿按摩,以及被标榜得神乎其神的“中医经络疏通”,将这个美容会所包装成为一个中医味十足的养生会馆。 “真能让体质变好吗,美容师都是专业的吗?”“当然,我们的美容师都是很有经验的。只要坚持在我们店做几个疗程,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为证明保健养生的效果好、口碑佳,美容师兼前台接待的工作人员拿出厚厚一摞会员名单给记者看,“这些都是我们的顾客,看看,说不定还有您的同事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从事养生保健行业已有5年,起初也是什么都不懂,通过边学边做,现在,刮痧、按摩、足疗等已不在话下。闲暇时,她们都会在休息室,拿着绘有人体穴位的模型练习手法。 对于记者有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提问,这位工作人员一直没有明确回答。一位曾在美容院干过的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很多所谓的按摩师、刮痧师等,几乎都没学过专业的中医知识。大多数人的学习过程,就是观摩“前辈”的手法,再“自学成才”。实际的操作经验,大多都通过为客人服务来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