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增加药物的亲水性,加速药物向直肠分泌液中转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大于11时,能促进药物从基质中向水性介质扩散。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易溶于体液中,即增加了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吸收。在栓剂使用前,应将直肠中粪便排净,增加栓剂与直肠接触面积,否则影响药物的吸收。脂溶性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大,释放药物慢,不利于药物吸收。故本题答案应选B、D、E. 题号:69答案:A、C 解答:药物粘膜吸收机理可分为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膜孔转运以及胞饮和吞噬作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消耗能量,有部位和结构特征,有饱和状态,有载体参加。被动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扩散动力是膜两侧浓度差,没有部位特征,不需要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可见本题中不消耗能量,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为被动扩散的特征。故本题答案为A、C. 题号:70答案:B、D、E 解答:许多剂型是通过口服给药的,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经肝脏后再进入体循环。所以口服给药具有肝脏首过效应。其他给药途径则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不经肝脏,无首过效应,所以生物利用度高,如经皮给药制剂,气雾剂,舌下片,鼻粘膜给药制剂等。所以无肝脏首过效应的最适宜剂型为气雾剂、舌下片剂、透皮给药系统制剂。故本题答案应选B、D、E. [46——50] ( ) A.泛制法 B.搓丸法 C.A和B均用于 D.A和B均不用于 46.制备丸剂 47.先起模子 48.制备蜜丸 49.滴丸 50.用水、酒、醋、蜜水、药汁等为润湿剂制丸 [21——25] ( ) A.Zeta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现象的原因是 21.分层 22.转相 23.酸败 24.絮凝 25.破裂 [26——30] ( )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单硬脂酸甘油酯 C.大豆磷脂 D.无毒聚氯乙烯 E.乙基纤维素 26.可用于制备脂质体 27.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 28.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 29.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片 30.可用于制备膜控缓释片 [31——35] ( ) 写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A.醋酸氢化可的松微晶 25g B.氯化钠 8g C.吐温80 3.5g D.羧甲基纤维素钠 5g E.硫柳汞 0.01g/制成l000ml 31.防腐剂 32.助悬剂 33.渗透压调节剂 34.主药 35.润湿剂 [36——40] ( ) A.氟利昂 B.可可豆脂 C.月桂氮卓同 D.司盘85 E.硬脂酸镁 36.气雾剂中作抛射剂 37.气雾剂中作稳定剂 38.软膏剂中作透皮促进剂 39.片剂中作润滑剂 40.栓剂中作基质 [4l——45] ( ) A.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B.L—羟丙基纤维素 C.乳糖 D.乙醇 E.聚乙二醇6000 41.片剂的润滑剂 42.片剂的填充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