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5年6月~2008年10月在门诊和住院的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8.6±7.8)岁。均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的诊断标准,诊断排除合并感染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或合并酒精性、自身免疫性或胆汁淤积性肝病,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者均被告知长期服药,病毒耐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的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3组HBeAg阳性病例分别为18、16、19例,3组患者年龄、HBeAg阳性病例数、HBVDNA差异均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单用ADV 10 mg /d,治疗48周;B组患者采用ADV 10 mg/d,LAM 100 mg /d,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ADV治疗36周;C组患者采用ADV 10 mg/d,LAM 100 mg /d联合治疗48周。药物来源:拉米夫定胶囊(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生产),每片100 mg;阿德福韦酯胶囊(江苏正大天睛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在治疗前、4、12、24、36、48周检测肝功能、HBVDNA、HBV标志物、电解质(血磷)、肾功能、对HBVDNA阳性患者检测YMDD变异。HBVDNA及YMDD变异由Lightcycle基因荧光定量分析仪(购自瑞士罗氏公司)检测,HBVDNA试剂盒(购自深圳市匹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检验灵敏度为1 000 copy/ ml,YMDD变异试剂盒由杭州博赛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表示,3组ALT水平的动态变化采用方差分析,HBVDNA的变化采用q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12周时ALT、HBVDNA、YMDD变异株检测情况 3组患者治疗12周内ALT水平进一步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6.7%(8/30)、10.0%(3/30)、6.7%(2/30),(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比较,分别为χ2=3.65、P=0.058,χ2=5.376、P<0.05)。A组5例患者出现HBVDNA进一步反弹升高,1例患者出现重型肝炎表现。治疗12周时3组患者HBVDNA中位数水平较基线下降分别为1.71、3.24、3.29/ ml,治疗4周时,3组患者YMDD变异株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7.9%(11/29),16.7%(5/30),1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7,P<0.05)。而12周时分别为20.7%(6/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98,P<0.05)。
2.2 3组患者治疗48周ALT、HBVDNA检测结果 3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ALT水平下降均显著,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中位数水平较基线值分别下降3.25、3.47、3.85/ ml,见表1,表2。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ALT检测结果注:3组比较:P>0.05;不同时点比较,P<0.01,不同时点与组间交互作用P>0.05。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检测结果 (M±QR,log10copy/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