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急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广大市民卫生保健意识的加强,接种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是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其主要原因如下:
1.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大约为90% 我国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已经有10年以上,实践证实乙肝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在高危人群的免疫保护方面意义更大。 目前采用0、1、6月方案在人群中广泛接种,90%以上的接种者可产生保护性抗体,然而仍有5~10%的接种者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低,达不到保护性作用,因此,并不是所有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都能有效预防HBV感染,生活中仍应注重避免与乙肝病人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
2.HBV“化妆”后影响疫苗的保护性 HBV分6个基因型,接种一种型别的乙肝疫苗就会产生针对此型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另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如:免疫力、抗病毒药物等,HBV为了逃避清除而“改头换面”——采取“化妆”策略(变异),使机体已经产生的抗HBs抗体不能识别“化妆”后的乙肝病毒,与变异株HBsAg的结合力下降,不能发挥抗HBs的保护性作用而感染HBV。 所以,接种全程乙肝疫苗后要定时检测抗HBs滴度,假如滴度不高或呈阴性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补救,同时注重个人卫生防护,以免感染HB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