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治疗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下降,但治疗第7天、第14天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不同病变范围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入院第1天,乙状结肠、降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全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420±56)、(4356±45)、(5687±46)、(4012±46)、(4127±40)、(7860±68) ng/L。全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病变患者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77.139、41.589、22.810、23.956、P均<0.01)。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病变患者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3.428、24.745、12.078、13.524、P均<0.05)。
3 讨论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结肠缺血性疾病,于1963年由Boley等提出。患病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并伴有基础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本病的主要症状为腹痛和便血,但腹痛部位及程度不一,以左下腹为主,也可以有脐周痛、上腹痛、全腹痛,性质可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且腹部体征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伴有新鲜血便。由于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给本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造成较高的误诊率。同时由于一过性缺血性结肠炎可表现为一过性腹痛,但老年人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就诊率较低,造成较多漏诊。由于该病早期缺少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呈非特异性变化,早期诊断困难,等到出现腹膜刺激征时,肠管已有全壁坏死。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极其重要。
目前临床上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方法主要是肠系膜血管造影、核素技术、内镜检查技术、腹部CTA及腹部X 线平片检查。腹部X 线平片及血管造影、腹部CTA对结肠缺血的诊断作用不大,且检查费用昂贵,故结肠缺血常用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来诊断,但需要肠道准备,患者痛苦大,有导致肠穿孔的可能,且基层医院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不宜作为常规的筛选检查。所以,探寻一个简单快捷的筛选方法以早期确诊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对降低其病死率非常重要。D-二聚体是凝血酶及凝血因子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作用的终末产物,正常人血中一般不存在。当体内有血栓形成时,机体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就会被激活,溶解血栓,发生继发性纤溶,随即产生D-二聚体。所以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表明体内有新鲜血栓形成及溶解发生,是反映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理想指标。Lowe指出:D-二聚体是观察纤溶效果最有价值的指标,其异常增高与血栓疾病,如肺栓塞(PE)、深静脉血栓(DVT)、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关系已有较多的研究,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血栓症的排除性诊断。本研究对3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急性期(第1天)、亚急性期(治疗第7天)和恢复期(治疗第14天) 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这3个阶段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健康者显著升高。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经有效抗凝治疗后,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开始下降,病情稳定后基本降至正常,表明D-二聚体的变化还与病情的演变过程有关。说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急性期体内有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并持续增高,这可以看成是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如治疗不当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经干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恢复期明显降低,提示患者体内凝血和纤溶趋于稳定状态,随着时间延长将会逐渐下降。因此,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病情判断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缺血性结肠炎不同病变范围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发现病变范围大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病变范围小的患者,说明D-二聚体的升高水平与病变范围大小密切相关。
总之,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中的变化,为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个方向,再结合临床症状可有助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并判断病变范围大小。但其能否成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尚需大样本临床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