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的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项目更是日趋完善。但是临床检验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规却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为了能出据更准确的检验报告和让临床医生对数据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对应当注意的事项及相关影响因素做一介绍。 【关键词】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论文作者:李燕(天津市北辰区妇幼保健所,天津,300400) 幸福检验网www.xf366.com感谢作者对论文的分享
1.1不同采血方法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有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末梢血的血样实际上是动静脉血、毛细血管血、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不能反映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而静脉血则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研究表明,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结果有明显差异,末梢血白细胞(WBC)计数增高,血小板(PLT)计数明显偏低,原因是采末梢血时速度慢,出血不畅,组织液混入或血小板黏附于皮肤穿刺处形成微血块所致。末梢血测定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HCT)都低于静脉血。 1.2血样放置时间的影响 根据洪宗之的报道,血常规标本放置30min,WBC、PLT测定结果都明显低于即刻测定的结果,而RBC、HCT则无明显差异【2】。但是也不能采血后立即检测,至少应放置5min以上l3】,方能使血液与抗凝剂很好的融合。 1.3其他因素的影响 WBC的波动较大,受影响因素较多。正常情况下运动、饮食、疼痛、情绪都会对WBC产生影响。若想连续观察患者的WBC变化情况,应尽量选择静
2 尿常规 现在绝大数医院都是采用干化学法进行尿中葡萄糖(GLU)、胆红素(B几)、酮体(KET)、比重(SG)、潜血(BLD)、酸碱度(PH)、蛋白质(PI )、尿胆原(URO)、亚硝酸盐(NIT)、白细胞(LEU)、抗坏血酸(Vc)的测定。 2.1葡萄糖 干化学法的特异性强,试剂块只与葡萄糖反应。而班氏法则与尿中所有还原性糖(葡萄糖、乳糖和半乳糖)和所有还原性物质都反应。在稀释的尿液中,当比重偏高时,葡萄糖测试的反应灵敏度降低。当Vc浓度大于或等于2.8mmol/L或KET浓度高于4mmo/L时,能使低浓度的葡萄糖尿液呈假阴性反应。大剂量青霉素,左旋多巴都可出现假阴性。 2.2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就是利用最敏感的方法也很难检测到尿液中有胆红素存在。所以当尿中存在胆红素,即使微量也提示其异常性。当病人服用氯丙嗪或尿中有某些药物的代谢物(如吡啶乙哚酸)在酸性条件下可致假阳性。当Vc浓度大于或等于1.4mmol/L,可造成假阴性。 2.3酮体 酮体是由乙酰乙酸、丙酮、B.羟丁酸三种组成的。酮体带对乙酰乙酸最敏感,丙酮次之,对13.羟丁酸不反应。而酮尿病患者尿中三种酮体的比例是:乙酰乙酸20~30%、丙酮I~2%、B.羟丁酸70%左右。所以,酮体带测定的是尿中乙酰乙酸与丙酮的总量。如果能测定B.羟丁酸,那灵敏度将会更高。正常尿液一般是呈阴性结果,含有色素或大量左多巴代谢物的尿液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微量)。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具有挥发性,更易受热分解,所以要防止出现假阴性或结果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