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仪K值设定体会
时间:2010-03-14 21:38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次
【摘要】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酶时,多使用连续监测法。连续监测法通常使用二类反应指示物:一类为NAD (H)或NADP(H),二类为色源性底物。应用第一类反应指示物测定的酶有ALT、AST、LDH、CK、 HBDH等,应用第二类反应指示物测定的酶有y-GT、ALP、AMY等。一般试剂盒说明书均有固定£值及由此推导计算出F值,也称K值。常数K值的设定很重要,K值过高虽线性范围较宽,但重复性差,反之,虽然精密度好,但线性窄。K值设定的首要出发点是保证测定酶医学决定水平值结果的可靠,另外还应考虑到测定时间。一般认为监测时间短,误差相对较大;监测时间长,误差相对较小。监测时间长,K值可以设定相对大一些,如监测时间短,K值则应设定小些。如监测时间只有30s,K值不能超过4000。通过K值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改变K值最方便的途经就是改变样本稀释倍数,样本稀释倍数大,K值就愈大。一种酶测定的参数一旦确定,即测定时间,样本稀释倍数等一旦确定,K值即为一固定值,正确设置酶测定参数对K值设定置关重要。
【关键词】K值样本稀释倍数监测时间
中图分类号:R46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6-619X{2006)09.0081-01
1 样本稀释倍数对K值的影响
K=I/c~X 106X I/LX稀释倍数,从公式上可以看出样本稀释倍数升高或降低,K值随之升高或降低。如果ΔA/min以相同的比例升降,就不会影响最后结果,实际情况并不尽然。
笔者发现酶测定,在一定样本稀释倍数内,ΔA/min呈线性变化,超过此范围ΔA/min不呈线性改变。样本稀释倍数过小,过高内源性干扰和边反应会使特异性下降;但样本稀释倍数过大,会使反应产生的信号太小,特别是低活性标本,仪器分析中信噪比增大,导致重复性下降。酶测定选用的样本稀释倍数是经过具体的实验研究,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能为了改变K值,而随便改变样本稀释倍数,如想改变,必须重作线性分析测定和各种限额参数的确定。
如果K值过小,线性范围窄,仪器吸光度稳定,分辨率好,可以适当增加样本稀释倍数增大K值,但应观察是否在线性范围内。
2 监测时间对K值影响
K值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监测时间对K值没有影响,但监测时间影响ΔA/min,一般来说监测时间延长1倍,误差下降一半,反之监测时间缩短1倍,误差升高1倍。所以当K值较大,CV值升高时,我们可以延长测定时间,降低CV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降低误差而无限制延长监测时间,监测时间过长容易发生底物耗尽,超过线性范围,引起较大的误差。一般认为连续监测时间至少60~120s或不少于4个读点(3△A)。国内对速率法试剂盒的性能要求是线性时间不能低于3min,在3min内的监测时间,很少出现底物耗尽。如果监测时间只能设置为30s,K值一般不能超过4000,否则误差较大。
3 讨论
笔者认为虽然改变K值最方便的途经是改变样本稀释倍数,但样本稀释倍数的设定常需经过很多实验,如果实验设计不当,会影响结果可靠性,我们不能任意改变样本稀释倍数。一般来说,K值过小,线性范围太窄,经过实验分析,可以适当增加样本稀释倍数增大K值。K值过大,变异系数达不到国家规定RCV,则可以降低样本稀释倍数减少K值,也可以通过延长监测时间,降低ΔA/min误差,提高精密度。
K值设定必须综合考虑各因素,分析参数的正确设置是K值设定的基础。酶测定各参数一旦确定,K值即为一固定值。但K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分析仪波长,波宽,比色皿光径和透光性,吸量与稀释准确度,pH等。如果条件允许各实验室应实测K值并进行校正。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