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医学动态 >

研究寻找接触"恐惧感"方法 两种药物被寄予厚望

时间:2010-12-28 18:52来源:南都周刊 点击:

 若令人痛苦的记忆经年不去,或者恐惧的强度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许多心理疾病便会由此而来。在过去的百年中,无数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正逐渐为我们揭开有关恐惧记忆的谜底,并为如何消去不必要的可怕记忆,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蛛丝马迹。 

 
恐惧,成形于千百万年的进化之中,曾是保证我们那些密被长毛的远祖生存、繁殖,并终于足迹遍布全球的法宝。正因为能将恐惧的体验固化在大脑之中,成为牢不可破的记忆,我们的祖先才能“吃一堑、长一智”,面对猛虎长蛇闻风而逃,对有毒的果子敬而远之,并且永远不再重复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的危险游戏。 
 
可是,像这世界上几乎所有事物一样,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恐惧记忆,一旦越过边界,对个体来说,却会成为一场灾难。 
 
恐惧是一种条件反射 
 
1920年,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里,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和他的助手瑞纳迎来了一位只有九个月大的被试。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华生和瑞纳向这个被称为“小艾伯特”的男孩子展示了许多东西:小白鼠、兔子、狗、驴子、面具、被烧焦的报纸……而小艾伯特没有对其中的任何一项表现出恐惧的情绪。 
 
当小艾伯特十一个月大的时候,华生和瑞纳将他放在实验桌上,在他身边放上一只小白鼠,并允许他和小老鼠玩耍。可是,每当小艾伯特伸手去触摸老鼠时,华生和瑞纳就在他的脑后用重锤敲响一块悬挂起来的铁块,不出所料,巨大的响声把小艾伯特吓得哇哇大哭。重复数次之后,小艾伯特彻底把原本无害的小白鼠和可怕的巨响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只要一看到小白鼠,他就会又哭又闹,并试图远离老鼠。据华生描述,他甚至对一切白色的东西,譬如兔子,都产生了相似的反应,可是他对黑糊糊的木板却没有任何反应。“白色”恐怖,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小艾伯特的脑海之中。 
 
初一看来,这仿佛没有什么稀奇—连老祖宗都说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个看来简简单单的案例却相当有趣。那时,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方兴未艾,小艾伯特的表现告诉心理学家,恐惧记忆,也是一种条件反射。他们很快利用类似的方法,设计出许多“条件性”恐惧实验系统,广泛用于动物与人类被试身上,来研究恐惧记忆。 
 
暴露疗法 
 
小艾伯特在实验完成之后不久就离开了医院,从此华生也与他的家人失去了联系。但华生在事后回忆中曾说,如果有机会找到这个男孩,他还想在他身上做做实验,看能否消除他对小白鼠的恐惧。而这个实验,在四年之后,由被称为“行为疗法之母”的玛丽·琼斯实行了。她的实验对象,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彼特。她先用相似的实验方法让彼特对兔子产生了恐惧,然后她每次向彼特展示兔子时,都给他一些点心以示奖励,果然随着时间流逝,彼得慢慢忘却了兔子的可怕含义,又变得愿意抚摸兔子了。 
 
事实上,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哪怕并不给予点心,只是简单地反复向被试展示无害的刺激信号(兔子),而不提供恐惧信号(譬如巨响),恐惧的记忆也能逐渐消退—他们无数次在老鼠与人类身上证明了这一点。这种在心理学上称为“恐惧消退”(fear extinction)的理论,也成为了心理医生治疗恐惧症时使用的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这种疗法将病人逐渐暴露在引起他们恐惧的刺激信号之前,让他们慢慢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本身并不可怕,从而打破了由见到刺激信号便引起恐惧的链条。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