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政策法规 >

“限抗令”时代 中药确可补位抗菌药(2)

时间:2012-07-02 07:02来源:中国医药报 点击:
 
    正确认识中药的抗菌作用
 
    但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告诉记者,中药的抗菌、抗病毒效力较弱,抗菌谱也不明确,不能等同于抗菌药。其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往往是通过增强人体的抗感染能力等多途径,而非单一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中药抗菌药”、“绿色抗生素”的说法。
 
    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宁主导了该公司对喜炎平注射液的相关研究。研究中发现,这种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的中成药,对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肺炎的治疗作用,不是通过抗菌、抗病毒的机理来发挥疗效,而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状态,调节炎性因子水平而发挥作用。谢宁认为:“中药对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应该肯定,以中药代替抗菌药的说法却并不可取。”
 
    谢宁认为,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并不在于中药能杀死多少种细菌或病毒。其更主要的作用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阻断感染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对免疫系统进行调控。也就是说,中药是在综合效应之下,达到了与抗菌药相同的治疗目的。而如果把中药抗感染的作用单纯归结到抗菌、抗病毒,不仅不科学,更不能体现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优势和特色。
 
    而更令刘清泉担忧的是对于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滥用。他认为,临床上能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中药并不只有清热解毒药一类,能发挥相应疗效的中药很多。这是因为中医治疗疾病从来不是针对单一的病原体,而是针对人的整体情况进行调节;而同为感染性疾病,病因也不全是热毒,也有可能是气虚,也有可能是血瘀等等。相较于抗菌药,目前对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过度应用同样值得重视,临床上滥用清热解毒中药导致病情加重的并不少见。
 
    刘清泉认为,目前中药应用的最大误区之一就是清热解毒类药物,特别是老百姓普遍认为的治疗感冒的那些中成药,比如清开灵、双黄连、银翘解毒丸等等。不经过中医辨证论治而盲目地滥用这些寒凉药物,会导致苦寒伤阳,损伤正气,严重的还会引邪深入,加重病情。
 
    靶点明确、成分单一品种更受青睐
 
    无论如何,抗菌药被限制应用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白正在等待填补,也有不少中药企业对此跃跃欲试。无论是广药集团年销量过5亿元的板蓝根颗粒,还是进入“亿元俱乐部”的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片仔癀、三金片、草珊瑚含片等产品,清热解毒的概念一直深受市场认可。
 
    中药营销策划专家、北京盛世康来中药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申勇认为,对于当前我国品种众多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来说,填补抗菌药留下的市场空白“有难度”。他认为,除去上述几个大宗产品外,清热解毒类产品数量众多,处方药也多,OTC药也多,涉及到感冒、咽炎、皮科、消化、泌尿等多个疾病领域,品牌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客观地讲,此类中药‘新品死亡率’是最高的。”
 
    申勇认为,清热解毒中药若想借“限抗令”上位,一方面需要企业开发独家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分合理、作用机理清晰的产品;另一方面则需要深度理解市场,特别是“精耕细作”的营销策略。寻找、开发自身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将是清热解毒类中药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清热解毒类中药在西医医生的心目中差别不大,到底给患者用哪个完全取决于产品的差异性在哪里。”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