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马进说:“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基层特别是农村的医疗设施和条件相对较差,医疗人员水平不高,本该到县区基层医院看病的患者都跑去省城或更大城市的医院,增加了老百姓的看病负担。”
瞄准“看病难”问题,中央在广大农村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在城市,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此外,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医改加强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启动了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首批支持127个基地建设,3.6万多名基层机构在岗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1万多名。
一项项医改惠民政策的背后,是一笔笔实实在在的投入。2009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506亿元。政府资金的大投入,带来的是各项惠民举措的大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54%、48%,均提高到2011年的70%左右。
“三年医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孙志刚说。
毋庸置疑,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特别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集中暴露,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
面对各种随之而来、挥之难去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今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着力在全民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医改最大的难点之一是公立医院改革。为了啃动这块“硬骨头”,各地也已“宝剑出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了试点改革。从7月1日开始,全国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北京市,将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收取医事服务费。
“新一轮医改开了个好头,但要进一步深化医改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投入。”马进说,随着未来医改力度不断加大,全体城乡居民将会从医改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